化學之父波義耳(1627-1691)  
Boyle
每條魚釣出來,
都是科學上的新發現,
可以幫助許多人。
于是三百五十年來,
成千上萬的聰明人往那個小池塘里跳 想出各種方法,
用盡所有力量,
只為了抓那個小池塘里的魚。
漸漸地,
大魚被抓光了,抓小的,
不久小魚也快抓光了,
抓更小的;
抓呀!抓呀!
抓得的魚不多,
小池塘里的水卻愈來愈混濁了。
開始有人清醒了,回頭想
當年的波義耳,
是不是只發現這一個小池塘?
其實呀,很少人知道
波義耳發現了一個好大好大的池塘,
然後順著大池塘走,
才發現那個小池塘。
那個大池塘在哪兒呢?
你看了本文, 也許會發現喔!

在一百七十多年前,西元一六二七年。當時英國正處於查理一世獨裁時代。 愛爾蘭最有力的李查大公爵,生了第七個兒子命名羅勃‧波義耳。 大公爵李查的家族稱為騎士之家,個個兒子都是勇敢善戰的射箭神手。 為獨波義耳從小就體弱多病,身材瘦小,一付不堪造就的樣子,一點都 不像他的哥哥們。父親看見這個不能當騎士的兒子似乎只懂得讀書,於 是在波義耳八歲的時候,就被送到外地去讀書。可憐的波義耳,他實在 太小就獨自在外,沒有父母親的照顧,在〔伊頓〕貴族學校裏,常被人 欺負,晚上只得一個人在房間裏哭。幸好不久他遇到一個了好老師-亨 利‧渥敦爵士。渥敦爵士愛波義耳好像親生兒子一樣,常常帶他出遊, 去倫敦看油畫展、哥德式的大教堂及各式的建築物,溫暖了小小波義耳 的心。

一六四零年,英國內戰開始,波義耳的父親李查大公爵加入保皇黨, 為了不願意這個兒子受到波及,就送波義耳離開家鄉到法國、瑞世, 義大利各地學校唸書。一六四四年,波義耳收到父親病逝,哥哥陣亡的消息。 而獨裁的查理一世也被送上了斷頭抬。這時波義耳回到祖國,住在大城堡中, 沒有父親,沒有善戰的大哥及成群的騎兵神射手。政治的革命並沒有給 愛爾蘭留下什麼好處,只有遍地的荒涼。將近十年的時間,波義耳獨自在多 塞特的城堡中,苦苦思索人生的價值是什麼?他憤世,嫉俗,苦毒的在城堡中 俳回,找不到答案。漸漸地他發現,所有的問題似乎都是環環相扣,其中必然 有一個重要環節,如果要使這一切有意義,勢必須要一位有意義的上帝, 不然人不會追求有意義的需要。這時他讀到影響他一生的書;湯姆斯‧布朗 寫的《一個醫生的宗教信仰》布朗是當時一位很傑出的醫生,也是基督徒, 他在書上寫著:「上帝創造這個世界的目的是給萬物居住,但是造人的目的, 不是為了使人在世界上生存而已,而是使人能夠學習管理大地與思考上帝的作 為。人需要有理智才能夠學習與思考,理智是上帝賞賜給人的,使人有別於其 他萬物。只是人類很少為這賞賜感謝上帝。人可以透過三個老師認識上帝:聖 經、住在基督徒心中聖靈、以及神創造的大自然。」波義耳想到:「如果這些 敘述是正確的,那麼他願意成為基督徒,並且用仔細的理智邏輯與精密實驗追 求認識萬物的定律。」這時波義耳二十八歲。

六年後,波義耳發現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定律。人稱《波義耳定律》-「在恆 溫之下,壓力的大小與氣體體積成反比。」這是永垂不朽的定律;證明宇宙裏 是有不改變的律-因創造宇宙的是位信實永不改變得上帝。這時波義耳離開多 塞特城堡前往牛津,那裏是英國飽學之士,人才薈萃之地。波義耳對真理火熱 的追求,與超人理智的思維,很快就成為牛津最受歡迎的學者。當時他認識有 〔清教徒之父〕之稱的李察‧巴克斯特。兩個人將科學的進步,扎根在敬虔信 仰的根基上。當時有很多人以為宗教虔誠就必須反對科學。波義耳與李察‧巴 克斯特扭轉了這種偏差,他們說:「人得救的條件不是要反對什麼,而是接受 上帝白白的恩典。只要你肯,仍然可以在科學裏愛上帝,敬拜上帝。」這段話 在當時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波義耳的牛津科學陣營裏,聚集了一批傑出的基督 徒科學家,如物理之父-牛頓、植物學之父-約翰‧苪、古典文學大師-理察 巴特利、力學大師-虎克等;漸漸地這群人組成了〔英國皇家科學會〕。直到 今天,這個協會仍是全世界所有科學團體中最傑出的一個,能夠成為其會員, 乃是一個科學家最高的榮譽。
為什麼在科學史上,人稱波義耳為化學之父呢?因為當時化學家仍然相信亞里 斯多得的學說:「物質是由水、土、空氣、火四要素所組成地。」 所以一千年以來,所有化學家如煉金的術士,不斷的用這四種物質重複提煉, 想煉出金子來,如果出問題,則因為是水、土、氣、火的失調而缺乏了因緣 際會。波義耳痛斥這沒有原則的因緣際會論。他認為:「一個物質能否煉出 金子,在於這物質是否含有金子這一個本質,如果沒有這一個本質,再碰到 什麼因緣也不會煉出金子來。」這本質就是物質基本要素,他稱為《元素》。 近代化學就從這個正確的觀念建立起來。波義耳做出了劃時代的貢獻。

波義耳又用樹木的液體來區分酸、鹹的不同,而發明了《石蕊試紙》。波義耳 的心中,物理、化學的美,在于能用非常簡單的東西及基本的原理來闡述宇宙 裏各種複雜的現象。 晚年的波義耳寫了《基督徒的品德》,這本書呼籲基督徒「以科學研究作為信 仰的職責」。波義耳死于一六九一年十二月三十日。他生前將所有財產捐獻給 聖經基金會翻譯成愛爾蘭文及土耳其文的聖經。

本文改寫自科學大師的求學戀愛與理念(張文亮著-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