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伊絲1845-1913
海伊絲惡心地靠在門上,
面前的景象讓她害怕得想逃走。
“女兒,我需要你幫忙,你能留下來嗎?”
手術床邊的父親靜靜地問道。
她才十一歲,深深吸一口氣:
“我可以試……試試看。”
“很好!取出我藥箱里的繃帶,一大塊一大塊的剪下。”
“是的,爸爸。”
她做了才知道並不那麼困難。
爸爸的手熟練地縫著病人的傷口。
“好,你用繃帶,在那里幫我止血。”
她吞了一口口水,照著爸爸平常的教導去做,
小手仍然不住的顫抖著……
手術成功了。
“女兒,今天實在難為你了,爸爸認為你將來也許可以成為一個醫生。”
“醫生?”
“是的,這是幫助人健康的職業。”
“喔!”
“當你學的愈多,就愈能夠教別人,你擁有的愈多,就愈能與人分享。”
“那不是如耶穌說的:施比受更為有福]嗎?”
“是的。”
十五年後,這個小女孩獨得維也納大學醫學學位,
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眼科醫生。她為後來的女性開了一條道路,
證明女人也可以成為醫生。
小朋友,你有近視眼嗎?如果你把眼鏡拿下來,恐怕很多人會變成半個瞎子。你知道今天我們戴的眼鏡,是什時候開始普及嗎?讓我們今天介紹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眼科醫生海伊絲。她不屈不撓的精神,在當時醫學界充滿男性的時代中,能使女性站立一腳,又由於她的熱忱愛心,影響了當時許多的人。尹莎貝爾‧海伊絲一八四五年四月十五日,生于美國東北佛蒙特州的一個小小的村叫愛爾斯伯克。這裡住的都是愛爾蘭移民的農夫。海伊絲的父親本來是這村的裁縫,因為看見村裏沒有醫生,自己的愛妻又得肺結核。所以就到外面去習醫,回來成為村裏唯一的醫生。由於沒有其他的助手,於是訓練自己的女兒,幫忙做簡單護理,包紮、配藥丸等工作。當時只有十一歲的海伊絲受到父親地鼓勵及看見疾病所帶來的憂傷與無助。那怕在極少有女性醫生的時代裡,她都立定志向要成為醫生。
雖然父親是醫生,但村裡的農夫常常只以青菜、雞蛋代替醫藥,所以她的家境貧窮沒有錢去讀高中。於是她申請以半工半讀的方式進入亞當專校。每一大早就到學校打鈴,而後掃地、拖地板。冬天要搬木頭點火,將教室弄暖。初時校長擔心一個小女孩無法承擔這麼重的工作,然而海伊絲對校長說:「只要是男生可以做得,我也可以做。我來自一個快樂得家庭,能夠面對各種困難的考驗。」在海伊絲的日記上寫到:「我的心充滿平安,我的手上滿有能力。我相信我能面對任何困難的科目,我知道我的個性是熱情的,我向上帝禱告,在考試的時候,能像冰塊一樣的冷靜。」三年後,她以學校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令人感動得是學校特別頒發一個-〔第一名清潔工〕獎給她。雖然是亞當專校第一名的畢業生,但是卻沒有一間醫學院原意接納一位女性學生。當時的醫學界認為,醫生的工作需要極大的體力及面對長期的壓力。有人甚至諷刺道:「如果女人可以當醫生,狗都可以站起來走路。」
她申請醫院的實習生都遭拒絕,於是她只好轉到私立學校教植物學,繼續等候機會。過了幾年,終於有一所醫院可以接受她,是一位傑克生醫生所主持得《山邊之家》。這是一所專門為臨終病人成立的醫院,由一小群基督徒的醫生主持。這個醫院不動手術、不開藥,讓病人與家人共處,有福音、詩歌、陪談、禱告及供應單純的日常食物,使病人於死前得享人道尊嚴與伊甸園班的美好生活。海伊絲到這裡首先要學習如何替病人洗澡,這是低下的工作,然而她卻毫無怨言。
在這裡她認識了一位年輕人-貝勒斯,他是這裏的總管,將一百五十位以上病人的生活打理的有條不紊。貝勒斯是哈佛大學來實習的神學生,他也是從貧苦家庭中長大,一直都以半工半讀的方式讀書。為了增加學習效率,所以自創了一套速記法。他解釋說:「速記法是一種飛翔的筆記,利用點、線、鉤,把別人的話語記下來。速記好像是給了人第六指頭,即快又準!」貝勒斯希望用這種速記法,教導當時知識程度較底的解放黑奴,使他們很快就能夠將功課成績提高。(小朋友,在這裡告訴你一個秘訣:做好上課筆記,不僅代表紀錄好上課的內容。也訓練一個人長期專心;筆記段落分明,表現思路清楚。考起試來壓力就會減少)。於是海伊絲在貝勒斯的指導下,認真學習速記法。不久另一所大門為她打開,紐約成立第一所專攻女性就讀的婦女醫科大學。這所大學是由歷史上得第一位女醫生布雷克威爾所建立。當時只有七位學生。
海伊絲離開山邊醫院去到紐約就讀。在分開的日子,她與貝勒斯不斷以日後笑稱「只有雙方看得懂的密碼」。-速記符號-通信,後來兩人結為夫婦。然而海伊絲在這所女醫師大學畢業後仍然沒有一間醫院願意收留她當實習醫生。可見當時醫學界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觀念。但是海伊絲並沒有因此而退縮。在她的日記寫道:「生命太短,不該把時間留給自憐,如果這時候懦弱,將一事無成。困難仍然那麼大,但是我願像大衛一樣,攜帶五粒小石,去迎戰巨人歌利亞」。不久,有所貝利比醫院勉強收她當實習生。她經常在那裡被其他的實習生欺負,甚至當她向院方反映時,院方反而說:「妳本來就不適合這裏,現在是否想打退堂鼓?」海伊絲再次用堅韌的毅力忍了下來。一八六七年,又一扇門為她打開,她接到歐州維也納醫科大學的入學許可!為什麼海伊絲決定學眼科呢?她記得聖經說《基督徒是世上的光》。她盼望更多人能盡情欣賞神所創造美好的大自然,在她的一個演講中說:「成為基督徒有一個責任,是使這個世界成為讓人活得更美好的地方。」中世紀以來眼科一直是醫學很尖端的一門學問,一八零零年,眼科醫學突飛猛進。能夠使用手術做許多的矯正醫治的工作。一八六四年,戴眼鏡矯正視力被大量的使用。所以海伊絲欣然前往維也納接受四年的眼科專業與臨床的經驗。常常在她做手術的時後,心中快速的做個安靜的禱告,因為這些手術關係著這個病人的眼睛,也關係著日後許多年輕的女性醫師的機會。一八七零年海伊絲畢業,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眼科醫生。
回到美國後,她花許多年的時間研究貧窮家庭小孩的弱視症,使許多小孩可以恢復正常視力。海伊絲把時間分為三個部分:早上是到自己醫院的門診;下午是與當牧師的丈夫到黑人的自由醫院免費義疹。貝勒斯教黑人用速記法讀書;晚上到豪爾大學地醫學院任教。她教女學生要接受良好的教育;在一本《披荊斬棘》中提:「一個女孩子該知道,不要利用她的性別或嬌滴滴的言行來佔任何的便宜,而該踏實的努力讀書,因為只有這樣,你的個性與知識才一起成長。」一八七五年,另外一道門又為她而開,美國國務院臨時找不到書記,海伊絲被推薦進入會場用她快速地記速法將會場上得辯論內容全部完整的記下來。她卓越的表現,使她成為國務院《第一個女秘書》。這個開了女性秘書的先河。由於她是第一位進入國家決策中心的女性。她開始建議國家做多方面的改進。譬如:監獄管理的改革、成立黑人關懷中心、印第安原住民關懷中心等。
海伊絲病逝於一九一三年十月二十日。她不畏艱難,在當時政治、環境各方面不容許女性醫生的時代,為日後年輕的女性走出一條不易走的路。她的左右銘:「當你學的愈多,就愈能夠教別人,你擁有的愈多,就愈與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