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托克-1819-1903

“史托克”這個名字很多人知道,
土木工程的學生知道 粘滯流體力學有史托克定律(Stokes Law);
數學系的學生知道 在向量分析里有史托克原理;
物理系的學生知道 在光學里可找到史托克效應;
地質系的學生知道 對于地球重力場的研究,史托克貢獻良多。
這麼杰出的科學家,
卻很少人知道 他徑在生命的琴鍵上直敲那一鍵高音,
想聽聽自宇宙、人類、宗教、諸哲學中,
會不會響起一聲共鳴?
他說:〞我來愈害怕, 如果沒有上帝,就沒有未來,那麼在時間無窮的列車里, 我將置身何處?”
他幾乎要惶惑地終身流浪在諸神的殿宇中了,
直到有一天發現: “聖經上所說的救贖像是一把鑰匙,
開了自我禁錮的心門,
猶如射進黑夜中的第一道光芒,
使我心不再需要痛苦的掙扎,
從今以後, 耶穌基督在哪里,
我就在那里。”
史托克從此轉而成為十九世紀
熱心辯明福音的科學家。

史托克是個生在基督教牧師家庭長大的孩子。他至小非常聰明,常常發出許多的問題,使老師非常頭痛。這個孩子也不願意去教會,也不肯讀聖經,使他的父母非常難過。由於史托克有聰明的頭腦,學校的功課異常優異,使他進入了著名的英國劍橋大學。當時正是達爾文的進化論充斥校園的時代,劍橋大學到處瀰漫著無神,反神的色彩。這使史托克更加溶於這種無神論的氣氛,他到處上無神論大師的課,雖然當時也有一批堅強的基督徒,邀請他參加禱告會,但是史托可毅然拒絕。他在各派學說中流離,將基督教信仰拋之腦後,要用他的聰明頭腦去辯証有神無神。但有一句話是他經常自問的;在時間無限的列車裏,我將自身何處?在他的日記中寫:半夜我被嚇醒,因為夢見自己死了,其實我並不怕死,我怕死了以後,在永恆不斷的時間洪流裏,我在哪裡?他將這個問題去請教無神論老師。老師笑他:「這些是基督教留給你的遺毒,不去想就對了。」然而史托可確認為:這種思想是人類對永恆價值的思索,發自人內心了警訊。告訴人,人並非死了就完了,而是還有一種------他不知道的答案。有人說:「您現在不想這個問題,死前再談這個問題吧!您趁現在快樂的賺取名利吧!」史托克卻說:「人死前大部分是昏迷與痛苦的,那時不容易找到答案。」有人說:「人死了就沒有了。您想這麼多幹什麼!」他回答:「那為什麼人會有良心的警戒?顯然人的存在為了一個更高,更遠的標準。」有人說:「上帝,可能有也可能沒有,我們怎能知道?沒有什麼是絕對的答案,所以人活著就是享受今天,不管明天。」他回答:「不!人心深處有絕對的觀念,證明宇宙是絕對的,就如同;1+1=2。不會或是1或是2。」有人對他說:「達爾文的進化論就是唯一的答案。」史托克說:「生命科學不是單單屬於生化學,物理,化學,數學也是生命的科學,單一的理論無法描述萬物的奇妙起源。」有人對他說:「既然有神,那神在哪裡,叫他顯神跡給我看,我就相信。」史托克說:如果一個人離開神,而要去找神蹟,這是沒有意義的矛盾。他必須先找到神,才能遇到真正的神蹟。」那些人反問他:「神如果存在,你說他是誰呢?」

小朋友,你看見喪禮,會問人死了去哪裡嗎?大科學家也發出同樣的問題,而且許多人找不到答案。史托克不願意永遠在睡夢中驚醒,他需要尋找答案。這個答案,必須通過他的理性,他的良知,他對真理的渴慕。 聰明的史托克發現,他必需回到這個定點。要不然就像哲學家一樣反覆忙碌著繞圈子而找不到答案。他必須先假設有神是耶穌,然後在聖經中找出證據。有一天他讀到約翰福音三章16節:《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身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這一節聖經,好像鑰匙,打開了他心裡的門。耶穌說:凡尋找的就必尋見。史托克就這樣奇妙的找到了人生的答案。他從此在劍橋大學裏,努力傳揚福音。 由於他的聰明,學問,辨才。漸漸的扭轉當時無神論的氣氛。
在十九世紀中期,許多劍橋學生成為基督徒,經歷了生命的更新,帶著滿腔傳福音的熱忱到世界各地。那時有許多宣教士來到中國。他寫了許多福音小冊子。他站起來與著名無神論哲學家‘休謨’,‘達爾文’辨駁真理。 在一八八五年。史托克成為英國科學皇家學會會長。他將創世紀第一章論宇宙的形成,寫著:聖經不是一本科學的書,所以不使用科學的彙詞分析手法寫,例如上帝造螞蟻,螞蟻有上千種,如何能一一列舉出來?聖經是一本讓人認識宇宙獨一真神的書,是一本上帝的啟示,所以在次序上也有科學的合理性。

根據創世紀第一章,宇宙的形成是在宇宙裡有一大堆的塵埃,混沌沒有形狀,黑暗沒有光。有一個我們不知道的科學原因,使這些塵埃逐漸凝聚成為星體。有些凝聚很慢而且不冷卻的,就成為發光的星體,如太陽;有些凝聚很快,冷卻快的,就成為不發光的星體如地球,地球形成以後長期沒有生命,地質的化石顯示生命的開始是突然的,就如創世紀所記載:說有就有了,像有些物種如恐龍的消失也是突然的。上帝不斷介入地球上生命的改變,所以在創世紀第一章裡,有一日、第二----為什麼一定是上帝的介入呢?因為所有科學家沒有辦法創造這樣複雜的世界。創世紀的一日,並非二十四小時,當時神沒有時間性。人類愈了解宇宙的形成,就愈發現創世紀第一章的正確。一九九五年科學家放在外太空的哈伯望遠鏡就看到好幾千年前星星的產生,是一大堆的塵埃逐漸凝聚成為星球的照片。太空總署的科學家興奮的說:好像看到了創世紀。

小朋友,這位科學大師,不旦在一百前為我們解開了宇宙的奧秘,他還發表了許多非常有名的科學理論。在一八四九年,發表了《顆粒沈降理論》 -水中懸浮的顆粒,受浮力而向上,最後會趨於平衡。一八五一年,他發現石英與玻璃看來好像一樣。但是,石英可以透過紫外線照射,而玻璃卻透過可見光,無法透過紫外線。一八五二年,他用向量與流線,解釋水的運動情形,並且發表地球磁場的變動。他的史托克定律,在土木工程、數學、理學、光學,都帶來了極大的貢獻。

一九零三年二月一日,史托克帶著基督的信仰離開世界,在他臨終前說:「聖靈帶出上帝話語的能力,能在人心產生一種活潑的生命,比一切思想更深,能超越死亡、超越時空。等我再有知覺時,我將站在上帝的審判台前。」

史托克癡而不捨的問一個問題;人地永恆價值?他找到了答案,他又用科學的態度去驗證,誰說有科學就不能有信仰,其實科學驗證了信仰,而信仰也托住了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