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熱帶雨林三千里 -----草類學大師蔡斯



攤開世界地圖。由巴西的亞瑪遜河河口,上溯到秘魯高地,
一共有三千里長,其中的二千五百里,至今還被稱為"世界文明的邊緣"。
暴雨、巨蟒、食人魚、蚊蟲、軍蟻、密林、瘟疫.....使人望而卻步,
尤其亞瑪遜河切入安第斯山脈的那一段,連當地的印地安人都不敢去。
連續十七哩的湍流漩渦,被稱為"鐵口"。
一九三零年, 一個勇敢的女性,帶著一支探險隊,劃著獨木舟勇闖鐵口河道,而舉世聞名。
更驚人的是,她探險的目的只為採集當地的一種羊齒植物,
這人就是植物學家蔡斯女士。
二十世紀最傑出的森林科學探險家。
小草的貢獻
在人類文明的初期,大地上就長著青草。人類能在青草裡,找到賴以為生的食物,如水稻、小麥、燕麥。但是有了農業以後,人類就忘記青草的重要了。有誰在乎野地裡的一株小草呢?既不能吃,又不能提供堅固的木材供人建築。青草有什麼用呢?春天發芽、夏天茂盛、秋天結實、冬天枯死,周而復始,寂靜平凡。
直到小草的知音蔡斯。在草中研究六十年,才又喚起人類對小草的重視。現在人類知道,小草不僅可以提供綠草如茵的景觀、放牧、保持土壤肥沃、增加土地生產力、減少地表沖刷、抑制土石流災害,草地更是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是自然界生態系統的重要一環。若沒有綠草,大地會顯得分外孤單。
無悔的婚姻
被稱為世界"首席草類學家"的蔡斯,一八六九年四月二十日,生於美國伊利諾州伊諾闊伊斯城,她本名是米洛。米洛的父親是從愛爾蘭移民來的鐵路工人,在她兩歲的時候就病故了。母親毅然搬家到大城芝加哥,努力工作維持,並堅持讓她上最好的學校,米洛雖然以優秀的成績念到高中畢業,卻沒有機會再升學,因為家裡實在是太窮了。
米洛的第一份工作,是到名叫校園先鋒的雜誌社當編輯。這份小刊物的主編是年輕的科學家威廉.蔡斯,他具有教育熱誠,希望能用通俗的方式,讓鄉下老師知道科學新知識。但是這份刊物連年虧損,可憐的主編,幾年下來背了一身債。米洛後來回憶到:"我的丈夫最吸引我去追隨他的,首先是他的熱誠,而後是他的理想。"兩年後。米洛嫁給蔡斯。
他們蜜月回來。醫生就診斷出威廉.蔡斯患有嚴重的肺結核,不到一年半,他就去世,雜誌社也倒了。之後的七十四年,蔡斯繼承先生的遺志。她沒有孩子,也沒有再嫁。
為了替先生還債,蔡斯繼續工作,又在其他的雜誌社當編輯,下班後去當清潔工。她每天只吃豆子加麥片,四年後才將債還清。這一段難捱的編輯工作。為蔡斯將來的工作耐力打下穩固的基礎。
娃兒引進門
有一天,蔡斯幫侄兒打掃房間時,發現他房裡有很多植物標本和書籍。她不過是多看了幾眼,馬上被十三歲的侄兒邀請一起辨認葉子,誰能知道一個植物學大師竟是一個小孩引進門的?蔡斯從此利用晚上,到大學上植物的相關課程。
不久,她認識了一位元年邁的希爾牧師,他不但是宣教士,也是傑出的苔蘚植物學家。希爾牧師有很多苔蘚標本,他請蔡斯將標本一一畫下,並教她分類學和如何使用顯微鏡。一九零一年,蔡斯就以這些技術考進美國農業部,當屠宰場內的肉品寄生蟲檢查員。
不久,希爾牧師鼓勵她去考農業部的工作,那是一個高級研究員的職務。她本來因學歷而自卑,不敢去考,誰知道鼓起勇氣應考後,竟以第一名獲得錄取。
蔡斯日後回憶說:"我這一生是幸福的,一度擁有愛我的先生,引發我對植物興趣的小侄兒,和熱心幫助我的希爾牧師。"
看啊!小草
一九零六年,蔡斯發"稷"的分類報告。以後八年,她在美國各處旅行,尋找新的草類品種。一九一三年,她前往波多黎各,發現了從未為人所知的高山蕨類。
她一直努力充實草類知識,然後再去教別人。終其一生,她發表了六十六稿有關草類的研究,還為一般人寫了入門書《草類初階》,上面寫道:"愈瞭解野地的草,愈能感受它們的價值與美麗......就更多地充滿感恩。" 一九二二年,她在奧地利研究雀稗與地毯草。一九二四年前往牙買加。因為她認為歐美大陸的草大多已經?人所知,但其他地區的草所知甚少。由於她對熱帶雨林與安第斯山脈的草原深深著迷,於是又前往巴西。她說:"照顧草類,是人類原來在伊甸園的工作。" 在牙買加的山地,她學習用繩索攀登懸崖,與在湍流中控制獨木舟航行。對一個五十五歲的女人來說,這些技術需要很大的勇氣與毅力才能完成。 一九二四年,她進入秘魯人跡罕至的朋哥高地,那裡仍有許多外界還不認識的植物品種。朋哥高地非常炎熱。她卻調皮地寫道:"腳上起水泡的植物學家有福了。因為她將比別人看到更多美麗的花朵、聽到更多蜜蜂的嗡鳴,吃到更多種的野果......" 爬煙囪的女人 一九二五年,她進入薩爾瓦多,爬到勒西菲海灣峭壁上,摘取陡岩上的小草,她的筆記薄上又增加許多草類的資料。而後她去爬阿加斯黑山,該山又稱"黑針山",因為山勢自地平線凸起,以接近垂直角度聳向天空。蔡斯當時已經五十六歲了,她寫道:
"在黑色的花崗岩壁上,只有窄細的裂縫、與生長在裂縫裡的矮灌木,我幾乎找不到路徑可以攀爬。我兩腳踩著灌木,手指伸進裂縫,用力把身體攀上。有些地方就陡得象煙囪,我改用繩釘釘壁攀爬而上。末了有巨大的岩石直突出來,我仔細看遍,似乎沒有著力點可以爬上去,忽然看到一道小小的裂縫,由岩壁繞到岩石上,我立刻象壁虎一樣,把手腳插在裂縫中,用力爬上去。在山頂,我找到一種從未見過的草類。我把一條大毛巾綁在身上,把草放在毛巾中,再慢慢地爬下山。
這趟攀爬其實只花了兩天,卻好象經過很長很長的時間。
我這些努力沒有白費,在南美洲,我已經收集了兩萬種植物標本,其中五百種的草類,是不為人知的。" 森林筆記
一九三零年,她再訪巴西,目的是遠征亞馬遜河,她稱這次旅行是她"一生最艱苦的一次旅行,但想著將會找到的草種,心中不禁泛起一陣甜蜜。"
旅程起初的困難是大雨連連,"淋得我全身沒有一處是幹的,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山洞躲雨,才發現地上都是吸血跳蚤,我與騾子狂奔而出。找個沒有跳蚤的地方真不容易。我只好把床挂在兩枝樹幹間睡覺,半夜大風襲來,把床吹得象蕩秋千一樣。雇來的土著,沒有一個隔天還願意再去,我只好隻身向前。 我也有會害怕的時候,有次掉到三公尺深的沼澤裡,水裡有巨大的鱷魚。我拼命遊上船,還是很緊張,只好大聲地唱起詩歌'苦難終將過去,末了終必得勝......'
那時,我還不曉得我背後已埋伏許多印第安人,他們已經跟了我一段路,後來才知道他們沒有攻擊我的原因,是因為我唱的詩歌----在印第安人心目中,唱這種曲調的都是好人,不是與他們爭戰的族類。他們從密林中走出,熱情地招待我一鍋肉湯,香噴噴的肉拌著辣椒和香菜,我問他們這是什麼肉,他們居然指著樹上的猴子!另一鍋則是鸚鵡,我噁心得幾乎要吐,但是如果我要在亞馬遜河雨林中生活下去,就必須吃印第安食物,還是奮力吞下去吧。"
蔡斯記錄了亞馬遜河近五千種植物,為日後留下雨林裡生物多樣性的第一手資料,這對研究熱帶雨林是很重要的貢獻。
化沙漠為綠洲
一九四零年,蔡斯七十一歲了,她決定退休,寫信告訴朋友:"總算可以全時間去做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了。"退休是另一波工作的開始。 她出發到委內瑞拉,開著吉普車穿越沙漠,找到四百種生長在沙漠的草類,她也替委內瑞拉政府培育出一大片草原與牛只放牧區。一九五八年,她的傑出成就榮獲伊利諾大學榮譽博士和美國植物學會金質獎章,當時許多記者爭相採訪,她回答說:"我沒有時間談話,要做的事情太多,剩下的時間太少。" 蔡斯去世於一九六三年,死前不久,還在研究她的草類。她的遺囑,是將她埋在先生的墳旁。蔡斯證明了婚姻的精髓,不在於相處時間的長短,而在彼此相愛的品質。
本文採至張文亮教授的《我看到大山小山在跳舞》一 科學大師的求學 、戀愛與理念之(三)。